作為投資者的筆者來說,在選購食用油生產線設備的時候謹慎、謹慎再謹慎,因為食用油生產線設備一旦投入使用就要做到萬無一失,長期安全運轉。
一條食用油生產線設備包括了預處理清理設備、蒸炒設備、榨油設備、精煉油設備、食用油灌裝設備、包裝設備等等,不是購買一臺手機,一部電腦那么簡單。
油廠投資大,購買設備周期長,在考察了五六家油脂設備生產廠家之后,筆者總結出了選擇靠譜油脂設備的三個標準。
標準一、實地考察油脂設備廠家實力。
廠家實力這個很重要,是直觀的表現。
廠區總體多大規模,生產車間面積多少平方,車間內工人有多少,基礎加工設備多少臺,加工設備自動化程度有多高,公司企業文化如何,老板待人接物如何,都會直觀地展現在你的面前。
標準二、考察工廠做過的項目案例
只要是油脂設備工廠,都會有做過的油廠項目案例,無非是多和少,遠和近的區別。如果油脂設備廠家以各種理由推脫,不帶著你去考察油廠案例,或者說油廠案例現在沒有運轉之類的話,那么你一定要謹慎對待了。
作為油廠投資者,說是考察油廠項目案例,其實只要認可了設備工廠,案例看不看沒有那么重要,如果能參觀,更好,如果不能參觀也不影響。
但是設備廠家不能忽悠人,忽悠人了,就說明這中間有事!
標準三、價格談判保持雙贏
筆者見過有砍價很猛的人,簡直不給工廠留活路,蒼蠅腿上的肉都想扣下來炸炸吃。換位思考一下,你把工廠逼上絕路了,以后的服務,工廠還會給你盡心盡力嗎?
一般往死里砍價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中間商,自己不是真實客戶,也不管以后客戶死活,只在乎自己一錘子買賣。
還有一種就是不懂行的人,生怕自己買貴了,生怕自己被坑了,生怕自己買的油脂設備性價比還不夠高。
其實真實買家從來不會把價格壓死,反而是和設備廠家達到一種平衡雙贏的局面,投資者買到性價比高的設備,生產廠家還有利潤可以維持以后的售后服務,這是最完美的局面。
以上三個標準是筆者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