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陽縣二十家子鎮三家子村的種糧大戶馮立明心情格外舒暢:他家去年產的75噸玉米,只用了兩天就被離家不遠的糧食收購企業售賣一空,換回了沉甸甸的十幾沓百元大鈔。和馮立明一樣,這個村幾個經營百畝以上的種糧大戶,也嘗到了在家門口賣糧不壓等、不壓價,既方便又不打白條的甜頭。
朝陽縣是我市的產糧大縣,僅玉米一項,每年產量就可達到60萬噸左右。近年來,縣服務業局把解決農民賣糧難作為服務三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是增加國營糧食企業的倉儲能力。僅2013年就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500萬元,在全縣一座糧食儲備庫、12個國營糧食收購點新建標準化糧食平房倉和現代化糧食鋼板倉10萬平方米,投資500萬元維修改造儲糧倉房1.5萬平方米,使國營糧食企業的收儲能力由此前的8.5萬噸提高到16萬噸。二是擴大糧食收儲渠道。按照國家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在全縣發展民營糧食經營企業。到2013年底,經縣服務業局核準發證的民營糧食企業已達到71家,比2012年增加36家。這些民營糧食經營企業每年可收儲糧食10萬多噸,不但有效緩解了國營糧食企業收購糧食的壓力,而且還起到了公平競爭、相互促進、方便農民賣糧的作用。三是加快糧食晾曬進度,縮短糧食收購周期。以前,糧食企業收購的糧食全部靠水泥地坪晾曬,不但數量少,而且時間長,影響了農民及時賣糧。去年以來,縣服務業局籌集資金700多萬元,在全縣糧食收購企業新建13座糧食烘干塔,每天可以烘干糧食400噸,不但大大縮短了糧食晾曬時間,而且騰出了晾曬場地,農民賣糧可以隨到隨收。
為了保證國家的糧食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朝陽縣服務業局糧食稽查大隊定期對全縣糧食經營企業進行檢查,保證糧食收購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收購糧食,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和壓等壓價等坑農害農行為。為了減少農民的糧食產后損失,2013年縣服務業局在勝利鄉進行了科學儲糧倉發放試點,共發放儲糧倉3000個,每個價值2700元的儲糧倉只收農民900元,為農民減少支出540萬元。由于科學儲糧倉具有防鼠、防雀、防霉變的特點,因此深受農民歡迎。今年,朝陽縣準備繼續在全縣發放科學儲糧倉13412個。通過此項措施,既可以解決農民儲糧的難題,又有效地調節了糧食流通時間,增加了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