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慈溪橋頭鎮炎豐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見到了這一緊張而忙碌的場景。
合作社負責人余炎豐剛從田頭趕回來,他告訴筆者,這四臺8月份購置的烘干機,現在終于派上了大用場,“今年500畝水稻烘干完全不成問題了,這個投入還是很值得的。”
像余炎豐這樣的種稻大戶,掌起、龍山、觀海衛等地有不少。和他一樣,今年大家都不用愁水稻烘干的問題了。今年以來,為切實解決慈溪市農民水稻烘干難的問題,該市把推進糧食烘干中心建設擺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并在11月份水稻收割旺季來臨之前,12家糧食烘干中心加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新增烘干機51臺,使慈溪市糧食烘干機累計達到91臺,糧食機械化批次烘干能力超過1200噸,可滿足該市3萬多噸中晚稻烘干需求。
“以前水稻烘干要把稻谷拉到橫河糧管所,又遠又不方便,現在好了,直接從田里拉到合作社,隨時開機進行烘干,不僅方便,而且稻谷質量也有保證。”余炎豐從2009年開始種植水稻,去年種了300畝,今年擴大到500畝。說起這幾天使用烘干機的好處,除了方便以外,成本削減也是重要一方面。他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今年水稻收成較好,按每畝500多公斤的產量來算,可以收獲30萬公斤,按去年300畝花上6萬元烘干加工費來算,今年可以省下7萬多元,再加上購置補貼,不出兩年就可以回本。
據了解,購買這些高10.5米、批次處理量達13噸的機器,余炎豐一共花了118萬元。根據政策規定,對購置補貼產品目錄內的糧食烘干機械,購買者可以得到機械購置價80%左右的財政補助,同時根據建設規模,對每家糧食烘干中心按建設規模給予10-20萬元一次性補貼。筆者從慈溪市農機局了解到,擁有4臺以上烘干機并具有一定配套設施的農戶或單位即可成為一個糧食烘干中心,因此,余炎豐所在的合作社將同時得到這兩筆補助資金。
烘干中心的建立不僅解決了種稻大戶的難題,對周邊種稻散戶也起到了輻射作用。觀海衛鎮水稻種植戶較多,該鎮浙徽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國其告訴筆者,這個月已陸續有十多戶農戶來烘干稻谷,再加上自家的,目前已烘干萬把斤。掌起慈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擁有10臺烘干機,是慈溪市最大的糧食烘干中心,負責人厲祥興自家的400多畝水稻還來不及收割,現在他正忙著幫周邊的農戶烘干。“他們都只有兩三畝的水稻,以前靠路邊曬曬,今年好多都來烘干中心了。”
“從目前的投用情況來看,烘干中心的利用效率不錯,烘干機大多24小時運作。”慈溪市農機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當初為了幫助農戶解決問題,在制訂烘干中心建設計劃時,該局積極與農業、國土、規劃等部門協調,幫助建設單位做好設施用地選址審批、烘干機庫房設計建設、烘干機械選型購置等工作,希望切合各地實際,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