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著力解決好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最后一公里”問題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2-09 17:23:27
根據各縣區農機部門的匯總情況,目前淮安市453.8萬畝小麥已全部收割完畢,其中機收448萬畝,機收率達到98.7%。但由于近日遭強降雨天氣影響,部分農戶已收割的小麥由于沒有來得及曬干入庫,含水量高,要是不及時烘干入庫容易誘發赤霉病。糧食生產要實現全程機械化,烘干機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收割到最終烘干進庫房,小麥一粒不落地就走完全程。有了烘干機,就能保證顆粒歸倉,不浪費,農民不用上公路曬糧,節省場地,糧食雜質又少。烘干機烘干成本約每噸60元,而人工晾曬每噸成本150元左右,節約一半以上成本。但普通農戶對烘干機望而卻步,究其原因主要是成本高,回收慢,初期投入過大,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土地使用問題。所以以前主要是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購置烘干機,但只是“自給自足”,而并非以烘干服務作為盈利手段。
今年市農機推廣站在抓住“三夏”有利時機大力推廣小麥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秸稈打捆、機插秧等技術的同時,積極推廣糧食烘干機械,以應對陰雨天氣、保障夏糧品質。市農機推廣站技術人員積極深入夏收夏種第一線,合理調度農機具,確保更多的聯合收割機、烘干機等投入搶收烘干工作中,保障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完成任務。同時積極協調以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組織優勢,大力推進區域間配合協作,完善合作機制,形成相對穩定的供需合作關系。鼓勵農機合作社創新農機服務模式,大力推行訂單作業、承包作業、一條龍作業等服務模式,提高烘干機具使用效率,為廣大農戶和村民提供著省時、省力、省錢的惠民服務,保障收割小麥及時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