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技術創新永祥糧機技術不斷升級
未來碾米機械產品將逐步向高效率、低能耗、自動化、智能化、成套化方向發展。碾米機械設備的信息化,有利于優化設備的運行,實時掌握生產動態;數字化和系統集成技術有利于發展遠程診斷、遠程調試和遠程控制,可以保持生產穩定并提高生產效率;設備的柔性化,一方面更加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產品成本;設備的智能化,將使生產過程中資源、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未來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投入將對碾米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高端成套設備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低端產品將逐步淘汰。碾米機械制造企業只有不斷增加技術投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持續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才能在未來行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正因如此,永祥糧機注重技術創新,不斷技術升級,通過自主創新陸續取得大米拋光機、谷糙分離機等多項專利,自主研發的日產150噸秈米成套碾米裝備被評為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在工藝和機械性能等方面積累了較為全面的專用技術。
永祥糧機自主研發并投放市場的MGCZ60×20單體與雙體谷糙分離機、系列同步帶傳動氣動礱谷機、MNML46立式砂輥碾米機、MNML5000立式砂輥碾米機、CM5000S單輥與雙輥拋光機、CCD數字化智能大米色選機等替代了大型碾米加工廠的進口配套單機。
永祥糧機產品重點逐步轉向日產150噸大米及以上大型成套碾米設備及單機,并暢銷國內外。此階段,公司持續新增了AMADA數控沖床、龍門加工中心等高精度加工裝備,產能和產品質量持續提高,已經成為國內碾米機械行業的領先企業。
堅持質量方針永祥糧機努力建設現代化企業
隨著未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更廣泛地應用到碾米機械產品開發中,碾米機械產品的附加值將不斷提高,產業鏈將不斷延伸,產品用途更加廣泛。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糧油加工副產物(稻殼、米糠、麩皮、胚芽、餅粕等)綜合利用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列入“鼓勵類”。稻谷除了加工大米主產品外,還可將主產品及其副產品如碎米、米糠、米胚、稻殼、米皮等進行再加工,制成新的產品,實現物盡其用。世界上經濟發達國家稻米加工企業對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實現了產業化,而我國碾米機械的用途,目前已逐漸從單純的大米初加工為主,開始在下游產品的產業鏈上橫向發展。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首次將雜糧加工專用設備開發與生產列入“鼓勵類”。目前,我國雜糧品種繁多,加工特性各異,資源分布分散,給工業化生產帶來很大困難。雜糧加工大多沿襲傳統的落后加工工藝,沒有先進的加工工藝和加工設備,市場需求與落后的加工工藝設備矛盾突出。缺少產業化的雜糧加工專用設備的狀況亟待解決。因此,主要以碾米機為基礎進行改裝升級的雜糧加工專用設備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永祥糧機將以建設“標準化、專業化、國際化、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企業”為發展目標,堅持“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企業文化創新”的創新理念,嚴格執行“創新、求精、追求第一、永遠讓客戶滿意”的質量方針,努力為股東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
永祥糧機將繼續保持在碾米機械制造行業的領先地位,在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市場及生產規模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募集資金運用,積極組織研發大型碾米加工設備等相關產品鏈,調整市場結構、開拓新的客戶群,全面提升永祥糧機在碾米機械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擴大國內國際市場的份額,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位列國內碾米機械制造行業領先位置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國家大力支持永祥糧機抓住契機發展企業
永祥糧機所處行業為農業機械行業中的碾米機械制造行業,成套設備是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將不同碾米機械單機進行改裝和有機組合,裝配成生產不同品質大米及雜糧的生產線。大型碾米機械單機及成套設備是國家現代化農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裝備。
農業部于2011年9月9日頒布《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水稻、玉米等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和現代設施農業取得明顯進展,養殖業、林果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協調推進。并在重大專項問題中提出,要積極促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的示范推廣,并加大農業機械化關鍵技術創新投入,促進基礎理論研究和產品應用開發相結合,加快開發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集中力量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新型農機產品。
同時,2012年1月11日國家糧食局印發的《糧食科技“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優先發展的技術領域包括“推動先進制造技術應用”,其中提到,需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提高糧食加工裝備設計和制造水平;實施糧食科技工程,并進行糧食精準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利用數字設計、先進制造、信息化、智能測控等方法,提升稻谷加工等裝備的整體水平;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智能化成套糧食加工和精準加工裝備;提高設備運行效率,降低單位產量能耗,建立糧食精準加工體系,達到糧食加工損失減少20%以上的目標。
2012年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發布《糧食加工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規劃所指糧食加工業包含了糧機加工裝備。該規劃支持符合條件的糧食加工企業在證券市場公開發行股票;鼓勵采取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在江蘇、湖北、浙江、湖南等地重點發展稻谷加工成套裝備制造;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與裝備,實現關鍵裝備的自主化。重點支持有一定基礎、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含量高、規模較大的關鍵設備自主化發展;重點選擇一批具有一定基礎、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能夠填補國內空白的大型高效節能裝備給予扶持,創建知名品牌,逐步擴大其國內外市場份額。主要包括,礱谷機、碾米機、拋光機、色選機等稻谷加工大型高效節能設備,小麥脫皮機、磨粉機、清粉機等成套制粉設備及日處理300噸以上稻谷加工關鍵設備等。
永祥糧機主要產品屬于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主要特征的高效農業機械,主營業務隸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多年來,永祥糧機以科技創新為向導,視研發實力為核心競爭力,依靠科技進步保持了可持續發展。
如今,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擴大以及研究項目的不斷增加,永祥糧機將在原有企業研究機構的基礎上,建設研發中心,完善研發體制、研發機構設置和激勵制度,從而適應行業的發展需要以及保持市場的領先優勢。
永祥糧機新建研發中心,匯集國內優秀的行業專家,并根據不同的研發領域組成相應的設計部:碾米設計部、烘干設計部、色選機設計部、雜糧機械設計部、倉儲機械設計部、自動化控制設計部、輸送設備設計部、米制品機械設計部、機械工藝部、成套工程部和大米檢測儀器設計部。
永祥糧機與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研發機制,是華中科技大學首批校企合作委員會的會員企業。永祥糧機在充分利用現有科技力量和資源的基礎上,將充分利用研發中心這個有利平臺,通過加大研發投入,采取自主開發、合作研發、技術引進等方式不斷完善研發體制,將永祥糧機建成具有持續自主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內外具有知名品牌的農機裝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