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食品包裝標準的若干問題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2-10 13:53:24
因為消費者無法監督,食品企業多以成本的低廉程度作為選擇包裝供應商時的主要考慮因素,加上相關的檢測費用問題,不少食品企業對包裝原材料、工藝的安全控制意識較弱。
食品包裝是食品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現在還沒有出臺食品包裝的相關標準。每到節假日,政府部門都要宣傳拒絕過度食品包裝,卻屢禁不止。又如方便面的包裝,保質期6個月以上產品應該采用PET薄膜包裝,這是國際標準,但我們大多數產品使用的還是PP薄膜包裝,所以只能保質3個月(這是以前的標準),過期后將會影響消費者的人身健康。
為了確保食品包裝的標準化,必須盡快著手編制我國的食品包裝標準,這樣既能保證食品的食用安全,還能杜絕節日食品的過度包裝。
應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1.食品包裝的安全性
食品包裝是食品的“外衣”,它的安全與否將對食品的安全性能產生重要影響。
(1)明確食品的儲運特性
食品包裝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按功能可分為防潮包裝、防水包裝、防霉包裝、充氣包裝、真空包裝、冷凍包裝、蒸煮包裝等。根據不同食品的儲運特性,選擇適應的包裝方式,是保證食品包裝安全性能的首要因素。如油炸、膨化食品容易因發生氧化反應而變質,所以在選擇包裝方式時,應重點考慮包裝的阻隔性能,選擇高阻隔性包裝材料,特別是氧氣透過率低的包裝材料,能有效保證保質期內的食品安全。
(2)確保包裝材料的質量和適應性
包裝材料生產的不規范是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多數食品企業不允許包裝企業在產品上打上自己的標志,這使得消費者無法辨識包裝的出身。因為消費者無法監督,食品企業多以成本的低廉程度作為選擇包裝供應商時的主要考慮因素,加上相關的檢測費用問題,不少食品企業對包裝原材料、工藝的安全控制意識較弱。
有的食品包裝企業受利益驅動,生產出的包裝產品質量不過關,給食品安全帶來隱患。但我們也注意到,有些食品包裝材料本身質量沒有問題,只是由于包裝加工方式或包裝材料的選擇不當,使食品在儲運過程中發生變質,這種現象時有發生。
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食品包裝的標準,制作食品的企業遵守食品衛生標準,制作包裝袋的企業遵守塑料食品包裝袋的衛生標準。他們都有各自執行的行業標準,但是什么樣的食品必須要采用什么材質的包裝袋并沒有規定,也沒有標準可供參照執行。這就造成了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都在盡可能地選擇符合衛生標準、價格低廉的食品包裝,至于包裝的阻氧性、阻濕性能否滿足食品的儲存要求則并不考慮。因為沒有參考標準,便造成短時間內食品符合衛生標準,時間一長則引起變質,存在安全隱患。
(3)考慮印刷方式的影響
目前,大多數油墨本身含苯,為了便于印刷,只能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劑來進行稀釋。如果食品包裝企業使用了純度較低的廉價甲苯,那么苯及其他有機溶劑的殘留問題會更加嚴重。目前,國家已頒布相關標準,在食品包裝上全面禁苯,并對溶劑殘留總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定。但由于成本問題,目前在食品包裝行業內,還有不少企業難以達到相應的限量標準。
(4)規范再生塑料的使用
我國目前不允許在食品用塑料硬包裝中使用再生塑料,但不法商販為了個人私利,往往利用回收廢舊塑料加工生產劣質的食品包裝材料。這些再生塑料經過多次污染,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很大威脅。事實上,如果能規范廢舊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渠道和方法,將合乎食品包裝標準的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裝上,是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好舉措,如美國FDA就明確規定PET材料經過回收可以再利用在食品包裝上。
2.食品包裝的回收工作
為了使食品包裝廢棄物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必須在食品包裝設計上進考量,特別是軟包裝材料應盡量保證材料的一致性。舉例來說,如果PET食品包裝袋熱封層采用PETG,兩者屬于同一家族的材料,包裝廢棄物就很好回收利用;如果采用CPP或PE作為熱封層就不好回收,同時也不能再利用到食品包裝上,只有焚燒發電。
目前,從國際范圍來看,食品用塑料硬包裝發展得很快,這類包裝材料的易回收處理,是其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PET飲料瓶的回收率也在逐漸提高,這也充分說明硬包裝廢棄物比軟包裝廢棄物更容易回收再利用。
3.包裝材料的輕量化
我國的食品軟包裝材料目前大多數是復合材料,且很少是同類材料,因此回收很困難,即使回收后的再造粒料也添加了很多添加劑,不能應用在食品包裝上。因此,為了節約資源,必須強調復合食品包裝材料的輕量化。
實現輕量化需要有量的衡量,采用不同包裝材料與包裝物的質量比例要進行定量鑒別。比如說,同樣是1kg食品,包裝袋的重量為30g,包裝袋與包裝物的質量比為3%,就比50g的包裝袋(包裝袋與包裝物的質量比為5%)減輕了20g。這些都需通過食品包裝標準的制定來規范食品企業的行為,為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做出貢獻。
4.包裝成本占總價的比例
包裝成本占食品總價格的比例,是衡量食品包裝合理性的一個指標。如果包裝成本太低,則說明選擇的包裝材料價格低廉且可能加入了回收料,或加工工藝有問題,減少了一道鍍鋁或涂覆工序等。如果包裝成本過高,則有可能說明選擇的包裝材料性能超出了實際需要,或是不必要的美化裝飾過多。
5.功能性包裝材料的使用
目前國外功能性塑料包裝薄膜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用量越來越大。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發差距還較大,主要體現在寬泛品種較多、專用品種少,今后應朝著高性能、多品種、無毒無害、綠色環保、物美價廉的方向發展。
但是,必須在對材料特性深入研究后,才能將功能性包裝材料應用在實踐中。例如水果、蔬菜的保鮮包裝,是采用微孔透氣薄膜好,還是采用二氧化鈦復合材料好,要經過充分的試驗后才能確定。這種試驗應該由國家指定單位或部門進行試驗,避免因試驗條件不同造成結論迥異的現象,這又將出現沒有標準的混亂局面。國家指定試驗后,就可以制定此種薄膜的食品包裝標準,加快標準的制定和審批速度。
標準制定的注意事項
國家需對現有標準體系進行研究、分析、補充和完善,學習發達國家食品包裝標準體系的構成和運行機制,找出與發達國家標準存在的差距,組織專家對我國的食品包裝標準體系進行修訂,結合我國實際提出當前食品包裝標準體系的總體框架,特別是要將其與安全、環保、衛生有關的標準,以及與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標準結合起來,以強化技術支撐作用,提高有效性。
1.注重聯合行業力量
食品包裝標準的制定是跨行業的系統工程,要根據食品的不同特性,制定出食品包裝選用材料、包裝形式以及最短儲存期限的強制或指導性意見。為達到這一目的,可對多年來同類食品包裝出現的問題進行整理,組織食品生產企業與包裝材料、包裝制造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分析在保質期內出現食品變質的原因,然后分別進行試驗,通過試驗證明何種類型的食品要采用何種包裝材料及包裝形式,可以有效延長保質期或確保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安全。通過總結和試驗得出結論后,還應組織行業進行充分的討論,起草后的標準應在指定的若干主要廠家進行實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考驗,確實達到了預期效果后,方可試行。
國家可以支持通過行業協會委托食品生產企業和包裝材料制造企業聯合編制某類食品的包裝標準,國家還可以給參與制定標準的企業一定的經濟支援,這樣既加快了食品包裝標準的制定,同時宣傳了食品包裝標準的重要性。
2.注意標準的時效性和先進性
食品包裝標準應該符合食品工業結構的調整狀況。為了保證食品包裝標準的時效性和先進性,應積極采用國際有關食品包裝標準和國外先進包裝材料標準,利用各種渠道了解、研究國外有關食品包裝的技術法規、標準和檢驗方法,研究其市場準入條件和程序,弄清食品包裝重點產品與國際同類產品在標準和質量水平上的差距,引導企業提高產品標準,為我國食品行業的出口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應及時終止立項時間過長、已不能滿足需求的食品包裝標準制修訂計劃。
3.區分量化正常包裝與過度包裝的界限
食品包裝首先要確保在正常儲存條件下儲存期內的食品不變質,食用后對人體無傷害,其次考慮的是在運輸、搬運過程中對食品不能造成污染和包裝破壞。如果包裝對內裝商品沒有起到同等的保護作用,或保護過度,則屬于過度包裝。過度包裝是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于過度包裝和正常包裝的界限區分,也是標準中應該格外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