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糧機企業逆勢擴張 資本市場尋融資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2-10 13:27:37
無論是挖掘新市場、強化自身研發能力,還是進入資本市場尋求更充沛的融資渠道,均成為有效的突圍選擇。
逆勢擴產
“10月底,我們新廠擴建的油脂機械成套設備項目,將正式投產,這也意味著,華泰糧油機械將成為國內產能最大的米糠油精煉成套設備制造企業。”9月16日,河南華泰糧油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糧機)董事長閆子鵬指著建設中的新廠項目,樂觀地告訴記者。
據稱,該項目位于滑縣產業集聚區,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6億元。公開信息顯示,華泰糧機系國內主要的油脂成套設備制造商。此次即將竣工的項目,總投資3.39億元,占地145畝,主要采用企業自主研發的米糠膨化預處理、浸出及精煉成套設備工藝技術,該技術曾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就在不久前,華泰糧機還斥資在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部企業基地購置700多平米的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擴張步伐明顯。
不僅河南華泰糧油,河南部分糧油機械企業同樣進行擴張。8月29日,國家糧食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投資的糧食加工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在河南省開封開工建設,擬建設大、中型機電一體化成套面粉加工設備,以及大中型主機(磨粉機、高方篩、清粉機等)等。
一個值得注意的行業背景是,我國機械行業尚處于低谷。統計消息顯示,2012年1月至7月,我國機械行業累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8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57個百分點;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11.5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60個百分點。多數企業產銷增幅延續回落態勢,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狀況尚未得到明顯扭轉。
行業低迷期,河南糧機龍頭企業的逆勢表現,格外搶眼。
瓶頸制約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發展,河南省糧油機械產業盡管取得不小成績,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和瓶頸制約。一個主要的瓶頸是,自主創新制約和資金難題等。
在河南省糧油機械企業中,盡管不乏引進自動化、信息化新設備和流水生產線,在技改上獲得了一些專利,但產品整體設計、改造、創新能力還需要提升。要使糧油機械產品在自有知識產權的前提下上檔升級,對省內糧油機械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同時,資金也是當前糧機發展的一大瓶頸。從省內糧油機械產業的發展態勢看,油機系列和米機系列均有很大發展空間,但企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不少企業急需得到銀行信貸支持。同時,一些初創的糧油機械企業也需要資金投入,企業主普遍感到“有大的市場需求,沒有大的生產能力”。
除此之外,糧油機械企業中具有獨立開發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偏少,也是主要矛盾。
河南省一位糧油市場方面專家告訴記者,糧油機械行業的一個共性問題是,小型企業與設備大型化、集成化的矛盾較為突出,如日處理原料百噸以上的設備和精深加工設備,一般的小型企業就難以生產;缺乏制造高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環保型產品的工藝和流程;受原材料供應和上游產品質量的制約,一些部件的耐磨和精密度不夠;現代化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體系建設滯后。這些突出矛盾都制約著糧油機械產業的快速發展。
突圍之道
面對種種制約因素,河南糧機企業正在嘗試突破。無論是挖掘新市場、強化自身研發能力,還是進入資本市場尋求更充沛的融資渠道,均成為有效的突圍選擇。
“從行業戰略高度上,我們的選擇是一個嶄新的朝陽產業。”閆子鵬告訴記者,“米糠油系由稻谷加工過程中得到的米糠壓榨或浸出,在歐美韓日等發達國家,它是一種與橄欖油齊名的健康營養油,遠遠超過大豆油、花生油等傳統食用油的售價。但在中國,由于技術等因素,盡管米糠油原料資源豐富,但米糠油的生產和消費還處在起步階段,年產量不足12萬噸,市場潛力巨大。”
華泰糧機之所以擴產,一個重要的依托是其專利技術,以及外來資本的看好與支持。比如普通米糠制油設備產油率低,能耗大,工藝難于控制,加工成本高,嚴重影響米糠制油產業的發展,但該公司的技術則突破了上述難題,獲國家專利。
“作為上市后備企業,華泰糧機按照計劃將在2015年成功上市。中原證券下屬子公司中原鼎盛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資華泰糧機2000萬元,中原證券作為券商已進入。公司未來仍以糧機生產為主打,然后推出食用油及米糠蛋白、棉籽脫酚蛋白等生產項目。”閆子鵬說。
再比如,在開封剛剛開工的糧食加工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最大的優勢也是技術。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龐大的糧食加工量為糧食加工企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小麥加工企業有近5萬家,年加工小麥能力約3.5億噸。但是由于國內糧食加工裝備制造的整體水平尚落后于發達國家,產品在技術性能、質量可靠性和成套性方面的差距突出,制約了我國糧食加工業的發展。茂盛公司董事長趙治永表示,該中心制造基地項目建成后,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我國糧食機械的國產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